来历:网易新闻
01 "女神"落寞
整整一个世纪前,福特轿车对我国人而言,仍是高不可攀的"女神"。
在进入我国商场的几十年中,随同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兴起,福特轿车在我国商场的布局不断深化,1995年福特与江铃结成战略协作伙伴,2001年长安福特树立……福特轿车旗下的福克斯、蒙迪欧、林肯、全顺等车型在马路上,随处可见。展开到2016年,福特在华销量到达了创纪录的127万辆,占到了当年福特全球销量的近三分之一,乃至超越了同期丰田在华的销量。
但福特在华的最高光时间,也仅限于此,近年来,福特在华销量开端一路狂泻:2017年销量为119万辆,2018年为75万辆,2019年只剩56万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37%和-25.3%。
2020年到2021年,福特销量止跌回暖,销量上升到了60万辆以上,但这股止跌回稳的气势并没有连续,2022年福特销量跌到了49.5万辆,同比下降20.8%,2023年继续下降到了46.7万辆。在本年一季度的我国车型销量排名中,前50名中,仅有一款福特的品牌蒙迪欧位居48名,销量为15625辆。
随同销量继续下降的,还有财政上的亏本,依据相关数据估测,近三年福特在我国的亏本额就在10亿美元以上。
作为现代轿车工业的重要奠基者以及美国三大传统车企之一,旧日高可攀的福特轿车,在我国商场,正在走向暗淡。
02 慢节奏的福特
福特在我国商场的光辉与溃败,最直接的要素都是产品。
2011年福特发布了"1515方案"——2015年前推出15款新车。在这一方案的推进下,一系列新车型的呈现,直接带动了福特尔后几年在我国商场的销量。福睿斯、锐界等热销车型都来自这一方案。
2011年福特在我国商场销量还只要51.9万辆,可是到2014年时就初次打破100万辆,到达111.47万辆,2016年更是发明了进入我国商场的销量新高127万辆。
"1515方案"令福特在我国商场,从年销量50万辆跃升到了120万辆的高度。但尔后三年,福特在我国商场的新产品呈现了显着断档,产品线没有添加,主力车型也没有进行晋级换代。
比方三代福克斯在华从前月销量高达3万辆,是福特旗下能够与丰田卡罗拉、群众朗逸抗衡的热销车型,但直到上市7年后的2018年才更新换代,蒙迪欧更是上市9年才进行换代晋级。而行业界,通常是五年换代,一两年就一改款。
在福特还沉醉于"1515方案"的成功而故步自封时,我国轿车商场却悄然由增量商场完成了向存量商场的改动,商场竞赛变得剧烈。在这样布景下,各家车企都在研讨和推出更适合我国商场的车型,但福特的慢节奏以及缺少对我国用户的研讨,导致其没有跟上商场的改动。
比方我国顾客对三缸发动机的排挤由来已久,但换代的2019款福克斯却毫无顾忌挑选了全系标配三缸发动机。这一行为,直接让福克斯的销量跌入深渊。尽管三年后,福克斯换回了四缸发动机,但将三缸福克斯匹配的先进8AT变速箱,换成了6AT变速箱,被言论批评为"反向晋级"。这样的做法,天然还难从头赢得商场。终究,福克斯这一经典车型,挑选了停产(现款车型出售到2025年,后续车型也不会再推出)。
与福特比较,日系、德系、国产车企对我国顾客的研讨,就要充沛得多。它们不只产品移风易俗的速度更快,并且在空间、外观、内饰、智能化等方面,愈加投合了我国商场的需求。
别的,福特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是其销量大跌的要素之一。福克斯的漏油、蒙迪欧的内饰异味、多款车型的"断轴门"以及多次产品召回事情,都极大影响了福特的品牌号召力。
尽管2019年之后福特加快了自己产品晋级换代的速度,推出了锐际、EVOS等全新车型,还提出了更本乡化的"福特我国2.0"展开理念,销量也因而呈现过时间短复苏,但比较竞赛对手的产品,福特的产品力以及号召力,都现已大不如前。
企业在商场的竞赛力终究都要经过产品来体现,但2016年之后,福特在多重要素之下,并没有给商场供给强有力的竞赛产品,所以销量遭受断崖式下滑,也就在情理之中。
03 更重视财政目标
福特在我国商场上的节节败退,映射出的是其商场适应性和立异才能上的缺少。而形成这一问题的本源,很大程度上源于百年福特长期以来过于寻求财政目标的健康度。
马斯克曾赞赏福特与特斯拉是美国轿车公司中唯二没有破产过的公司。在曩昔120多年的前史中,福特能耸峙不倒,且一直处于全球轿车产业的前列,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其对财政健康度的重视。
为了有更好的财政健康度,福特能够进行雷厉风行的产品结构调整、事务重组、内部裁人……沃尔沃、捷豹、路虎这些响当当的世界级品牌,都曾是福特旗下的品牌,但只需影响了财政健康目标,福特都会毫不犹豫地卖出去。
福特的这一特质,也是其能够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成为仅有一家不依赖美国政府对大型车企的巨额救助,自己走出危机的重要原因。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福特对财政目标健康度的重视,也导致了其在产品打造和商场策略上的保存。
福特的溃败,其实早在2008年就已埋下。其时,为了金融危机,福特拟定了"一个福特(One ford)"准则:不针对某个特定的商场去研制产品,而是依据全球化渠道进行一致开发、出产和出售相同的福特车。这样做的优点清楚明了,那便是本钱更低。
彼时,我国商场的福特轿车大多源于欧洲商场。走运的是,福特这些欧洲车型仍是获得了我国商场的认可。但随着我国轿车商场的高速展开,我国的顾客需求在几年之后,现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动,而没有针对我国商场进行研讨、开发的福特,却仍然用传统车型应对商场。
事实上在2019年之前,福特的研制从没有真实深化我国商场,直到2018年被称为"救火队长"的陈安定掌握福特我国,并在随后推出"更福特,更我国"的"福特我国2.0"方案后,这一局势才得以实在改动。
在陈安定的带领下,福特我国从产品研制、技能储备、合资协作、企业立异和本乡人才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本乡化的改造,包含树立四大研制中心、树立福特电马赫科技有限公司、对电动化、智能化范畴进行出资。
在我国轿车商场现已成为全球轿车的最大商场,并且是电动化、智能化的全球首要阵地布景下,这些操作无疑都是正确且必需的,但由于我国商场的继续亏本,更重视财政健康的福特仍是令陈安定上一年初提早"退休"。
对此有谈论以为,福特以财政数据为准的运营理念和我国轿车商场实践情况不匹配。
04 电动化转型受挫
福特我国现在面对的更风险局势是,其在新能源轿车范畴的大幅滞后。现在,福特在我国商场仅有两款新能源轿车,一款是纯电车型福特电马(Mustang Mach-E),另一款是锐际PHEV。这两款车型的销量极为惨白,电马现在月销量只要两位数,而锐际PHEV则是个位数。
福特为何会是如此体现?莫非福特要抛弃电动化,抛弃未来吗?
答案是:无能为力。事实上,为了电动化转型,近年来福特也是拼尽全力。依据福特2022年的电动车方案,其估计在2026年前投入500亿美元,在全球树立电动车出产基地、电池模组研制中心等硬件设备,在2023年电动车总产能要到达60万辆,2026年要到达200万辆。
为了协作电动化转型,福特最近几年对全体事务进行了雷厉风行的变革,包含从头区分事务板块,大幅削减原有事务人员、添加电动化数字化人员招聘、活跃寻求与外部公司协作(运用群众的MEB渠道研制新车、与SK Innovation、宁德年代协作开发电池、出资自动驾驶公司Argo AI等)。
福特轿车CEO吉姆·法利一度誓词要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轿车行业的领军企业。
但成果却是格外严寒,电动化转型以来,福特的电动轿车部分"Model e"已成公司最首要的亏本部分。2023年,电动车部分亏本金额高达47亿美元,而本年估计会高达55亿美元。本年一季度福特只卖出了1万辆电动车,亏本却高达13亿美元,均匀每卖出一辆亏本13.2万美元。
而在我国商场,被寄予厚望的福特"王炸"产品福特电马,2022年累计销量仅为4860辆,不及特斯拉单月销量的零头,2023年进一步跌到了2062辆,现在月销量徜徉在两位数。
遭受重挫后,福特开端从头审视自己的电动化事务,并做出了更务实的挑选:从技能产品优先改动为本钱功率优先,包含关停某些车型的出产线、暂停与SK On协作建造第二家电池工厂,大幅减缩与宁德年代协作的密歇根州马歇尔电池厂等。
而在我国商场,福特将展开出资更低、更精简、更专心、报答更高的事务,新的事务重点是:商用车事务、电动轿车和出口。
商用车是福特在华的盈余事务,依据2023年江铃轿车财报显现,公司归母净利润9.95亿元,而福特轿车是其第二大股东。上一年福特宣告引进国内出产的皮卡游骑侠Ranger以及越野车福特烈马Bronco现在也都已由江铃福特出产上市,且商场热度颇高。信任此举会为福特我国带来更好的财政报答。
出口事务方面,福特的方案是将我国事务作为"出口中心",向南美、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商场出口价格较低的电动车和商用车。考虑到我国的产业链、制作、本钱等优势,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挑选。
至于电动轿车事务,吉姆·法利的方案是学习Model T的前史成功经验,推出更具价格优势的电动车。他期望公司能仿制我国在新能源范畴的成功形式,与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竞赛。不过在比亚迪大杀四方,一再推出撼动商场格式车型的当下,缺少电动化产业链以及电动化、智能化技能优势的福特轿车,现在谈"竞赛"实属过早。
归纳来看,福特的这些行动是电动化事务转型受挫,改变我国商场颓势的务实之举。但随着我国新能源轿车浸透率现已打破50%,而本身又缺少有力产品的情况下,其在我国商场的位置势必要进一步被边缘化。
9月6日,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2726.58点,较上期跌落7.99%,这已是接连第三周呈下滑态势。跌破3000点大关,意味着运价回落至5月底水平。
本年以来,一路飙升的海运价格在7月迎来了“降温”,又由供需联系的改变在近两个月呈现暴降。9月9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忽然崩跌,盘中一度暴降超10%,创下2024年4月8日以来新低,到收盘,报1607.5点,相较于7月4日最高点,累计跌幅超66%。
业内人士指出,因为需求改变和运力的添加,海运价格正逐步回归到合理区间,估计短期内还会平稳跌落,但在我国阴历年前的出货潮,还将迎来一波提价。
海运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本年二季度,全球航运商场阅历了“冷季不淡”,拉长周期看,1至7月,受集运商场需求旺盛、红海形势严峻等要素影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继续飙涨,年内最大涨幅超278%,期间最高涨至4763.6点。
但在7月份“传统旺季”,海运价格开端跌落,大都船公司抛弃了原定的提价方案,纷繁下调运费,韩国森罗(SM line)将每大柜运价下调600美元,中远海运(COSCO)、日本海洋网联(ONE)等也相继调降200至300美元。
“7月以来,商场需求并未如预期般上涨,加上新造船只连续投放商场,缓解了此前的运力严峻和爆舱现象,运费随之下降。因为需求的改变和运力的添加,船公司为了抢夺商场份额开端下调运价,导致商场上‘价格战’剧烈。”青岛货代人刘先生剖析。
5月1日,“中远海运摩羯座”轮正在停靠青岛港。图源新华社。
集装箱交易统计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现,远东至欧洲的月度货运量,从6月份的175万规范箱下降到7月份的158万规范箱,降幅为0.5%。特别是北亚至北欧的货运量环比下降7.6%,同比下降14.2%,而我国至北欧的货运量也环比下降3.9%,虽然同比仍添加7.9%。
此前,上海世界航运研究中心世界航运研究所副所长郑静文对风口财经表明,“海运商场淡旺季首要看货量水平”。现在来看,本年9月份有别于传统海运旺季,在海运价格阅历了疯涨,滞涨,再到震动后的回落,商场普遍认为,海运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比较本年价格高位期,部分船公司的现舱报价已然腰斩,现在线上价格最低的赫伯罗特(HPL),从上海发往德国汉堡的小柜运价已降到1442美元,大柜为2384美元;发往北美的小柜为3211美元,大柜为3842美元。COSCO报价略高,发往欧洲的小柜要3800美元,大柜要6000美元。”上海一家世界货运公司负责人告知记者,运价加快跌落,商场风向已变。
依据南华期货,从8月中旬至今,干流船公司欧线的小柜现舱报价已跌落至少1700美元以上,大柜现舱报价也已跌落至少2500美元以上。
就在8月末,航运巨子马士基宣告,将于9月15日起施行新的旺季附加费(PSS)规范,将价格从3000美元/TEU和4000美元/FEU,调整至1500美元/TEU和3000美元/FEU。9月6日,马士基进一步降低了行将施行的PSS规范至1000美元/TEU和2000美元/FEU。这意味着,本来被视为即期价格阶段性支撑的长时刻协议价格,将从本月中旬开端呈现更大起伏的下降。
供需改变加快船司运力调整
依据上海航运交易所9月6日发布的数据,运价大跌,四大首要航线无一幸免,其间美东至我国及欧洲航线成为重灾区,别离暴降11%和10.76%,而美西至我国及地中海航线也别离跌落6.37%和8.71%。
本来寄希望于“十一”黄金周前小旺季的船司开端进行运力调整。英国闻名航运咨询公司Drewry最新评价陈述显现,9月2日至10月6日的五周内,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及亚洲至北欧和地中海的首要交易航线中68个航次已宣告撤销,撤销率为10%。其间,被告诉撤销的航次中,跨太平洋航线约占51%,亚洲至北欧和地中海航线约占28%,还有21%在跨大西洋航线上。
一般,“十一”黄金周前是工厂订单激增的时期,但Drewry表明,“船公司撤销航次是为了应对现货运价继续跌落及黄金周假日前需求继续疲软。”
以地中海航运(MSC)为例,8月底,MSC宣告方案调整其运力,并发布了多个停航方案,触及欧地、北美等航线。MSC表明,此次停航方案与黄金周假日期间需求放缓有关。
而美东区域潜在的停工要挟,关于航运商场的影响不行小觑。依据国投安信期货,本年10月,全球集运商场一较大不确定性来自于美东劳资商洽,现在劳资两边在新合约上的不合较大,工人从10月起停工的危险添加,或许导致严峻的港口拥堵,但即使产生,其对欧线运力的影响仍需必定的传导时刻。
对此,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Rolf Habben Jansen在不久前的媒体成绩发布会上表明,本年的商洽气氛有些不寻常,两边的商洽言辞现已显现出严峻的痕迹。美东港口的停工假如迸发,将会使本已软弱的全球供应链遭受进一步的冲击,或许导致运费上涨、交货延误乃至供应链中止。
本年上半年,海运商场阅历了一波需求顶峰,进入下半年,商场需求显着放缓,职业充溢不知道。接下来的几个月,海运价格是否还会跌落?
“就现在状况看,估计短期内海运费还会平稳跌落,但11月、12月有上升的或许,究竟还有我国阴历年前的出货潮,届时扎堆出货的海运将迎来一波提价。”业内人士指出。
(群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石冰冰)
本年,海运价格在传统“冷季”逆势上涨,又在传统“旺季”一路跌落。9月6日,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2726.58点,较上期跌落7.99%,这已是接连第三周呈下滑态势。跌破300...